晶体管是一种至少有三个端子的半导体器件,不仅能够放大电信号,还可用作开关。晶体管大致分为双极型晶体管(BJT)和场效应晶体管(FET),具体要看它的结构。此外,还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(IGBT),其输入级具有MOSFET(特性),输出级具有BJT特性。
图1:显示了晶体管的分类。下面的常见问题中也有相关说明。
常见问题: 晶体管的类型有哪些?
图2显示了各种晶体管的简化结构图和符号。
让我们从物理角度思考BJT的工作原理。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元件,可放大基极电流以传输集电极电流,但我们在这里将从施加于基极的电压而非基极电流的角度进行解释。图5显示了NPN晶体管的能带图。
如果NPN晶体管的发射极、基极和集电极的杂质浓度分别为NE、NB和NC,则NE>>NB>NC。具有与该杂质浓度成比例的自由电子或空穴。此外,每个自由电子的能量遵循费米分布(费米-狄拉克分布)。
I在无偏置状态下,由于耗尽层的产生,每个pn结处都会产生内建电位(发射极导带最低限与基极导带最低限之间的能量差),从而产生能垒。发射极电子无法跨越此能垒,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没有电流流动。
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,在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施加正向偏压(VBE高于导通电压)会降低能垒。
一些自由电子(发射极中能量高于此能垒的自由电子)会跨越能垒并扩散到基极中。同时,空穴以基极电流的形式注入基极。但是,由于NE>>NB,从发射极扩散出的自由电子数量远远大于基极中的空穴数量。一部分扩散的自由电子与空穴复合,但由于空穴数量相对于自由电子数量较少(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杂质浓度差),并且基极的厚度(宽度)较薄,因此大部分空穴会因基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电场而漂移,流入集电极。这就是集电极电流。
如图7所示,N沟道MOSFET在作为源极和漏极的P型半导体中嵌入N型半导体。
N型半导体通常电子过剩,而P型半导体通常空穴过剩。当在栅极与源极之间施加电压(VGS)时,栅电极和其正下方的P型半导体就像一个电容器。当在栅极与源极之间施加电压时,电极板侧带正电,P型半导体侧带负电(电子聚集,电子过剩)。换言之,负电荷聚集在栅极正下方的P型半导体表面,导致产生存在许多自由电子的状态。由于这是P型半导体,但具有与N型半导体相同的特性,因此这种状态称为反型层。
图7显示了反型层的形成过程。从无偏状态向栅极施加电压VGS。首先,在形成反型层之前,靠近栅电极的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会消失,从而形成耗尽层。当达到称为阈值电压VT的电压时,就会形成反型层。源极和漏极通过该反型层连接。该反型层称为通道,在此示例中,由于它是N型通道,因此称为N沟道MOSFET。
当MOSFET从关断转变为导通状态时,该电容需要充电电流,但一旦导通,就不需要像BJT的基极电流那样的电流,从而可以省电。(但是,用于电源应用的MOSFET具有较大的寄生电容,需借助驱动电路对该电容进行快速充电并将其导通。)
关于电导调制的更多详情,请参阅下面的常见问题。
晶体管用于各种电子器件,主要用于切换(开/关)或放大电信号的电路。开关示例包括在逻辑信号电平(最高5 V)下导通/关断的电路和开关电源。放大电路不仅用于简单的信号放大,还用于振荡电路。正如您在图中看到的情况,晶体管的用途非常广泛。
这些电路中可以使用BJT和MOSFET。究竟选择BJT还是MOSFET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:电路中哪些特性(速度、损耗、增益等)重要,以及使用什么电压、电流和频率。
我们列出了与每种器件相关的关键词,以供参考。
-MOSFET: 低能耗、高速开关、高输入阻抗
-BJT:模拟(线性、高增益)、低噪声、低电压导通(导通电压约为0.7 V)
下面给出了一些电路示例。
图10:使用晶体管的电路示例
东芝的BJT和MOSFET具有多种封装形式,从小型封装到电源应用封装。我们还提供二合一等复合式封装。
以下文件还包含相关信息。
*常见问题中采用的公司名称、产品名称和服务名称可能是其各自公司的相应名称。